浩洋天承

创新传播 · 创意内容品牌赋能综合服务商

首页 行业动态

女性消费新哲学与品牌机遇浩洋天承 2025.11.07

“我今年41岁,每个月在健身私教课上花费2000元,这让我感觉对自己有了交代。”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担任项目经理的李女士表示,她不再为取悦他人而消费,而是专注于自我的真实需求。
像李女士这样的“中女”群体(35岁以上女性)正在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。她们拥有前所未有的经济自主权、教育背景和消费自信,正悄然改变着从家居、医疗健康到科技、汽车等各个领域的消费图景。
7ad6e43c-09bd-4419-a22e-3fa86ba52482.jpg
01中女消费图景,理性与悦己的完美平衡
中国拥有近4亿20-60岁的女性消费者,她们每年掌控着高达1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支出,构成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。这一规模的巨大程度,足以与德国、法国和英国零售市场的总和相媲美。在宏观经济趋于收缩的背景下,中女消费市场却呈现逆势上涨的态势。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,女性消费交易额同比激增53%,下沉市场女性用户规模增长超130%。与传统认知不同,当代中女消费呈现出理性与悦己的完美平衡。埃森研研究显示,女性消费者在面对消费信贷产品时表现得比男性更加理性成熟,仅25%的女性认同“月光族”概念,低于男性的28%。
“中女消费不再是简单的‘买买买’,而是兼具品质追求与情感价值的复合型消费行为。”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在研究中指出,女性消费正从“有用”向“有品”升级,阶层认同诉求表现强烈。
在消费动机上,中女群体展现出从家庭导向到自我导向的转变。2023年数据显示,医美行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,健身私教课程女性用户占比达72%,高端鲜花订阅服务年增长率保持在40%以上。

02消费三重维度,解读中女消费动机
“我”:自我投资与身心健康管理
中女群体将自我关爱置于消费优先位置。62.8%的中女群体在消费时首要考虑情绪满足,情绪价值已取代功能价值,成为新的消费驱动力。
健康管理成为跨年龄段的核心议题。72.1%的受访女性已参与养老或长期照护规划,健康消费呈现前移化趋势。轻医美成为中女标配,35岁以上女性在轻医美消费人群中占比47%,年消费额增速超过20%。女性科技消费正在崛起。数据显示,高学历高收入的“技术红颜”走在科技消费前沿,73%拥有智能语音助手产品,48%使用可穿戴设备。

“你”:家庭决策与亲密关系连接
中女群体是家庭消费的“首席采购官”。尼尔森调查显示,中国家庭80%的消费决策权掌握在女性手中,她们成为撬动家庭全周期消费的支点。
在家庭消费领域,“大女主”效应十分明显。女性在食品生鲜、服装鞋帽、家居用品、母婴和美容产品等日常消费品领域比男性拥有更高决策权;家庭旅游出行的决策权则更加“唯她是从”——超七成受访家庭中的全家出游由妻子做决策。
宠物消费成为情感连接的新纽带。84%的宠物消费由女性主导,宠物被视为重要的“家庭成员”和情绪链接媒介。

“TA”:社会参与与职业发展
中女群体正全面进入传统男性主导的消费领域。在汽车市场,2023年女性消费者购买803万辆汽车,同比增长10.62%,销量排名全球第三。
在职场领域,男女薪酬差距迅速缩小。数据显示,中国男女收入差距从约30%迅速缩小至约15-25%。这一变化得益于女性劳动参与率和教育水平的双重提升。
女性在职业发展上展现出强烈的自我提升意愿。35-44岁女性群体在职业培训和在线教育中贡献超过40%的付费规模,彰显出持续学习的高度热情。

03品牌营销策略,拥抱中女消费新趋势
从产品到体验,重构消费场景
女性消费者对体验的追求极为在意。在月收入8000元以上、年龄在25-44岁之间的女性消费者中,有76%认为“购物不仅是买东西,更是购买一种体验”。
海底捞推出的“女性补妆包”和豪华化妆台,以及个别店面提供的洗头服务,正是准确把握了这一需求,通过极致体验赢得女性消费者的青睐。
泡泡玛特通过盲盒经济精准捕捉女性消费心理,年营收突破40亿元;小仙炖鲜炖燕窝借力新模式,在传统滋补品市场成功开辟出新赛道。
绿色理性,可持续消费成为新趋势
现代女性消费日趋理性务实。女性消费者强烈偏好绿色产品,在家用电器和家居装饰建材领域,绿色消费占比超过90%。
在消费理念上,女性比男性更加重视消费的整体成本而非单纯比价。72%的女性希望在信息的查找和比较上节约时间,表明她们并非一味追求低价,而是关注综合成本效益。
品牌应强调产品的长期价值和使用体验,而非单纯依靠促销策略。女性消费者对品牌故事的认同和情感共鸣,往往比价格因素更具吸引力。
情感共鸣,构建品牌与用户的价值连接
“中女群体更加重视消费中的情感连接和身份认同”,华映资本合伙人孙玮指出,女性消费者青睐一对一定制化体验,追求在消费过程中对品牌故事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。
苹果公司通过设立“全球女性月”,与奢侈品牌合作推出时尚表带等策略,成功吸引女性用户,使iPhone女性用户占比达54.3%。
汽车品牌也在积极调整设计理念,更加关注女性对空间、便利性、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细腻需求,打破对女性审美的刻板印象。

女性消费市场未来将不止占据“半边天”,而是成为推动消费市场繁荣的主要力量。随着4亿女性消费者每年掌控的10万亿元消费支出持续释放,那些能精准把握女性情感需求、价值认同和体验期待的品牌,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。女性消费的深层动机已从物质满足转向自我定义与价值认同:她们通过消费行为表达个人主张、构建身份认同并实现社会连接。对于品牌而言,理解中女群体在“我-你-TA”三个维度上的消费动机,已不再是市场选项,而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商业战略之一。